今天坐車看到一個小女孩拿著本書,上面寫滿了字,還背著個包,我就猜,這肯定是假期學生又上哪補課去了!
本來應該在學校課堂上學會的知識,為什么還要在學校學習以外的時間去重復學習呢?并且往往還要花錢,且辦各種補習班的人中貌似有一小部分是在職的學校教師。這種現象在我上學時也經歷過,但那時以為在課堂上學不會,私下來個小灶,趕上大部隊,是正確和必然的選擇,沒什么不合理的。但關鍵就在于這,現在的學校大多是公立學校,學費相比私立學校便宜,且現在各種教學設施一應具全,在課堂上理解能力強的學生能第一時間接收所學知識,那些接收能力差的學生不可能當時就學會,這是必然,每個人的能力都不會一樣,且每天一課,跑步式的前進,也不太管學習沒有及時跟上學生是否學會,當然,也會給你時間學的,且時間極短的自習課,以及雙休日,寒暑假期,去花錢上課后輔導班來解決問題。但是問題就出來了,學校是國家公立的學校,它的主旨是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為人民提高知識水平而服務,它是靠廣大勞動人民納稅錢來運作的,人民教師同樣是拿著廣大納稅人的錢,理應為人民服務,現在的現象卻是,課堂上學不會的東西,課后還要花錢,在老師家以及各種輔導班學習,這是學校以及教師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這樣做的后果,是無形中提升了學生家長為子女教育的是投入升高,家庭條件不好的,因無力負擔子女學習費用,只能放棄課后輔導,只能寄希望于孩子本身;并且由此對學生本身產生心理影響,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當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厭學,輟學。學生學不會東西,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人都是好強的,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落在別人的后面讓人瞧不起,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本身就不喜歡學習。
如果說利用學習的業(yè)余時間,要去輔導班的話,正常情況應該是培養(yǎng)學習在學校所學不到的知識以及技能,而不是重復在學校所應該教會的知識。這樣做只能是浪費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