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參加朋友聚會,席間就一個熱點話題大家各抒已見,討論得非常熱烈。此時,一位朋友帶來的孩子也加入到了這個話題之中,本來這是一件成年人關注的事情,而這個孩子剛上初中,但滿臉自信,大有一種指點江山、舍我其誰的架勢。
在我看來,大人談話時小孩子不時打岔,說得又很膚淺,這應該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而且場面也有些滑稽和尷尬。而再看帶孩子來的這位朋友,不僅不勸阻孩子,反而是一幅自豪和贊許的表情。他還小聲地對旁邊的人說自己的孩子勇敢,啥場合都不打怵。這孩子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想必也是他平時鼓勵和夸贊的結(jié)果。
學會傾聽、謹言慎行,是成年人在人際交往時的一種智慧和美德。誠然,對于一個天真的孩子我們不應該要求過多,但對于隨意打斷大人說話的這種不禮貌的行為,還是有必要進行提醒和制止的。這種無原則的贊許,其實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默許和縱容。身為家長,作為有著一定社會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的成年人,很有必要指出孩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缺點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督促其改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既然如此,家長 應該在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可塑性非常大的青少年時期給出客觀而又中肯的意見和評價,千萬不要因為這種無原則的夸贊,讓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真到了需要融入社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時,成為一個一身毛病、不受歡迎的人,那時,可就追悔莫及了。